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2年6月第14卷第3期上发表的《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以下是该文件的核心内容概要:
背景介绍:
精准医疗时代,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快速发展,患者对个体化精准药物治疗的需求增加。
肿瘤类器官(organoids)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性检测技术,因其高度保留肿瘤组织的细胞结构和分子特征而受到关注。
肿瘤类器官概述:
类器官是从患者肿瘤组织体外培养的三维模型,与患者肿瘤特征高度相似。
不同肿瘤的类器官培养成功率有差异,上皮来源肿瘤培养成功率较高。
药物敏感性检测: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可以预测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准确性较高。
主要药物类型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专家共识:
肿瘤类器官与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分子特征、药物敏感性等保持高度一致。
医师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选择性建议基于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为患者后续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药物类型和检测:
化疗药物:大多数化疗药物可在肿瘤类器官中检测敏感性。
靶向药物:具有明确的获益群体筛选标志物,可在类器官中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
免疫治疗药物:不建议单独使用肿瘤类器官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
应用场景:
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缺乏标准治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可能无法从推荐方案中获益的患者等,可在征得患者同意下进行类器官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
检测流程:
包括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肿瘤组织采集与送检、肿瘤类器官培养与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判读等。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是新型的探索性应用技术,目前为患者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用药后的体内真实情况。
随着研究的深入,类器官技术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小结:
这份专家共识旨在推动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