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2023年版)为规范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的临床诊治工作而制定,结合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及中国既往诊治经验。hMPV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散发,尤其在冬末春初多发。感染多呈轻度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一、病原学
病毒特性:hMPV属于肺炎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是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平均直径约200nm。
基因型与亚型:包括A和B两个基因型,进一步分为A1、A2、B1、B2四个亚型,各亚型传播力和致病性无明显差异。
灭活条件:对热敏感,60℃ 30分钟可灭活;对有机溶剂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hMPV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在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中更为多见。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3-9天,多为3-6天。
症状: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约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严重者可出现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和ARDS等。
四、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常规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
病原学相关检查:病毒核酸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培养分离、血清学检测。
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时可见斑片影、磨玻璃样病变等。
五、诊断
诊断原则: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诊断标准:具有hMPV感染相关临床表现,且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之一阳性:
hMPV核酸检测阳性
hMPV抗原检测阳性
hMPV培养分离阳性
IgG抗体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根据成人和儿童的不同症状进行判断,如气促、低氧血症等。
六、鉴别诊断
hMPV感染需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以及百日咳、肺炎支原体等感染进行鉴别。
七、治疗
住院治疗标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评估。
隔离治疗:住院患者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对症支持治疗:保证能量和营养摄入,维持内环境稳定,合理使用退热药物等。
抗病毒药物:目前无证据证明有对hMPV有效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不建议使用。
抗菌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重型、危重型治疗:以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为主。
中医治疗:根据症状推荐相应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等。
八、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习惯,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2023年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对hMPV感染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猜你喜欢
- 10小时前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诊疗:免费下载+10大核心要点
- 11小时前盘状外侧半月板(DLM)中国专家共识2023:诊断、分型与关节镜治疗全攻略
- 11小时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免费下载+核心要点速览
- 2个月前《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5
- 3个月前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3个月前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筛查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3个月前《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
- 3个月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 3个月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
- 3个月前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