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5章 脑出血临床管理》由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编写。以下是该文件的核心内容概要:
脑出血的严重性:脑出血是中风的一种严重亚型,占中国中风病例的23.4%,以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速以及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为特点。
临床管理指南目的:提供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推荐意见,涵盖从院前评估、医疗干预到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各个环节。
关键推荐:
建立脑出血系统管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初级预防、院前急救、院内管理和二级预防。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重点询问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
建议快速进行CT或MRI检查以诊断自发性脑出血。
对于轻中度自发性脑出血,如果收缩压>220mmHg,应积极降压。
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相关的自发性脑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药物,并使用快速抗凝剂。
影像学评价:推荐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进行连续头部CT检查,以评估血肿扩大的风险。
血压管理:对于不同血压范围的脑出血患者,提供了具体的血压管理建议。
凝血障碍相关脑出血:提供了关于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的治疗流程,包括使用特定药物和治疗策略。
抗血小板药物相关脑出血:建议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在需要时进行血小板输注。
止血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脑出血,提出了使用特定药物的推荐。
脑血管结构异常相关脑出血:对于危及生命的继发性脑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
内科及重症监护治疗:推荐在卒中单元治疗脑出血,以改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外科治疗:对于具备外科干预指征的脑出血患者,提出了不同的手术干预选择。
二级预防:强调了脑出血后卒中复发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关于血压控制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建议。
康复和功能重建:推荐多学科参与制定康复方案,并在急性期后使用抑郁和焦虑筛查工具。
医疗质量监测与改进:推荐在急性期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积极血压管理,并对抗凝相关脑出血患者尽快启动凝血障碍逆转治疗。
该指南旨在提升脑出血诊疗的科学性和系统管理质量,为临床医生提供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
猜你喜欢
- 5天前盘状外侧半月板(DLM)中国专家共识2023:诊断、分型与关节镜治疗全攻略
- 5天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免费下载+核心要点速览
- 2个月前《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5
- 3个月前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3个月前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筛查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3个月前《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
- 3个月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 3个月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
- 3个月前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修订版)
- 4个月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