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由宁波诺丁汉大学 GRADE中心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联合制定。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概述:
背景与目的
ARDS是一种致死率高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由多种因素诱发。
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技术的发展和COVID-19大流行,对ARDS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认识。
肺保护机械通气是主要治疗措施,非机械通气治疗策略缺乏系统总结。
本指南旨在为ARDS患者提供机械通气之外的管理措施的循证医学证据。
指南制定方法
采用GRADE国际指南制定标准,系统评价证据,确定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的强度。
专家组成员经过严格遴选,无利益冲突。
指南在国际指南协作网注册,并遵循AGREE和RIGHT报告清单。
临床问题与推荐意见
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ARDS患者建议在诊断后24小时内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1周以内。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轻中度ARDS患者建议在诊断后24小时内使用,疗程不超过14天。
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低出血风险患者建议使用,剂量为2500-5000 U/d。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重度ARDS患者,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限制性液体管理:建议在循环稳定的基础上采取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2R):无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风险的中重度ARDS患者可以考虑使用。
俯卧位通气:中重度ARDS患者推荐实施俯卧位通气,每天不少于12小时。
拔管后的给氧方式:建议使用HFNO,并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时调整。
肺部超声诊断:可以考虑作为X线和CT之前的筛查手段,或在不可及情况下使用。
指南审阅与更新计划
外部审查和组织批准根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政策和程序进行。
计划在2028年对指南进行评估和更新。
声明
本指南不等同于法律条款,也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判断。
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为ARDS的诊断和非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了详细的循证医学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快速而正确的治疗决策。
猜你喜欢
- 7天前盘状外侧半月板(DLM)中国专家共识2023:诊断、分型与关节镜治疗全攻略
- 7天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免费下载+核心要点速览
- 2个月前《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5
- 3个月前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3个月前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筛查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3个月前《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
- 3个月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 3个月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
- 3个月前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修订版)
- 4个月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