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2022年,胃癌在中国新发病例为35.87万例,死亡26.04万例,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41/10万和18.44/10万。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是主要危险因素,而蔬菜和水果的足量摄入是保护因素。
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及以上,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
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
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任一阳性。
有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筛查:
筛查对象:胃癌高风险人群,年龄45-74岁,无上消化道癌病史,无内镜检查禁忌证。
筛查方法:推荐内镜学检查,首选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进行特殊内镜技术检查并活检。不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考虑其他方法。
筛查频率: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有特定病变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
早诊早治原则:
胃癌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癌前病变和胃癌患者应接受规范化治疗,Hp感染者应进行根除治疗。
病理学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临床分期诊断应包括增强CT等影像学评估方法。
治疗方法:
癌前病变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结合内镜所见及病理复诊结果决定处理措施;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首选ESD治疗。
癌症早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的早期病变可行ESD治疗,不满足ESD条件者以胃切除术为标准治疗方案。
癌症进展期: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以手术为主,不可手术的推荐化疗、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访和管理:每年至少1次随访,获取诊断结果与结局信息,对筛查阴性者进行健康宣教,对癌前病变或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