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等组织专家共同编撰。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概要:
急性心力衰竭(AHF)定义:AHF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特征为肺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伴随或不伴随组织器官低灌注。
AHF的发病率:在我国≥35岁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为1.3%,估计有890万心衰患者。
急诊管理的重要性:急诊科是AHF患者首诊和救治的主要场所,需要进行快速诊断评估和紧急抢救治疗。
诊断与评估:AHF的诊断应包括病因或诱因、心衰症状和体征、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推荐使用心电图、心脏生物学标记物(如BNP或NT-proBNP)、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辅助诊断。
临床分型与分级:AHF可根据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型,如“冷暖湿干”分型、根据收缩压分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型等。
治疗:AHF的治疗目标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低氧、改善症状、维护重要器官灌注和功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氧疗与呼吸支持、机械循环支持装置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AHF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等。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AHF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或临床分型。
出院管理:当AHF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已加用有明确循证医学证据的口服药物,以及肾功能稳定至少24小时时,可以考虑出院。
特殊情况下的AHF管理:包括老年AHF、妊娠与围生期AHF等特殊临床情况的管理。
心衰单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心衰单元建设,形成心衰诊治网络体系。
推荐意见:指南提供了针对不同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包括诊断、治疗、药物转换、出院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这份指南旨在提高我国医师、药师的临床实践水平,规范AHF的急诊管理,并促进其与国际接轨。